李兆良:黄河改道与地图断代:中国地图学西传辩证
2020-10-06
古谓:左图右史,喻藏书丰富。图与史是互补的参考,的确需要罗列左右。地图可以印证历史,历史也能为地图断代。中国以农立国,农作物需要光合作用生长,故定阴阳,划土地,量税收。先秦群雄争霸,军事行动不离地图。因此中国很早就确立了地图测量的基础。全中国的地理测量是历代人民在中央集权制度下,统一规划的行动,编修地方志,有1 500年以上的历史。统筹地方志的地图,按比例可以绘制全国地图。元代郭守敬《四海测验》在全国各处选了27个点,测量准确度比拟今天。
明代郑和等人大航海(1405—1433),由于经验和需要,发展了地图学,得以环球航行。原来的很多技术都已失传,但是信息保留在《坤輿万国全图》上。《坤輿万国全图》是中国地图学最重要的结晶。高精版可以在以下网址获取:东北大学的图书馆有彩色版,美国国会图书馆[ ]和明尼苏达大学[ ]有墨线本。彩色版除了一些明显的手民之误和日语标记,内容与墨线版同。中国明清换代,文献大量流失,《四库全书》收罗删编天下书籍,亦引致资料损失。康熙年代的外国传教士来华测量,不过是极少数的点,其实基本上还是采用明代已有的数据。欧洲视明代中国为学习对象,传教士来华,除了传教,还是学习,大量搜求资料,大型地图珍本、孤本流失海外,经欧人翻译返回来,被误以为是西方著作,致有地图学西来之说。
本文用黄河改道历史来断定《坤輿万国全图》的成图年代和作者,探讨利玛窦与李之藻对《坤輿万国全图》的参与,以及同期西方地图,卫匡国《中国新地图集》资料来自中国测绘的证据,纠正历史记载的错误。
热门推荐
01-09
12-25
12-11
11-06
09-16
08-08
精选推荐
01-16
11-13
09-16
02-13
01-27
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