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患者体内,新冠病毒受体表达水平更高|环球科学要闻
2020-05-31
- 最新
- 精选
- 区块链
- 汽车
- 创意科技
- 媒体达人
- 电影音乐
- 娱乐休闲
- 生活旅行
- 学习工具
- 历史读书
- 金融理财
- 美食菜谱
吸烟患者体内,新冠病毒受体表达水平更高 | 环球科学要闻
原创: 环球科学 环球科学ScientificAmerican 2020-05-19
将环球科学设为星标
周一至周五
第一时间掌握
最新鲜的全球科技资讯
声音资源加载中...
var mv0 = new APlayer({element: document.getElementById('mvplayer0'),narrow: false,autoplay: false,music: {title:decodeURIComponent('环球科学要闻0519.mp3'),author: '来自环球科学ScientificAmerican',url:'http://res.wx.qq.com/voice/getvoice?mediaid=MjM5NDA1Njg2MF8yNjUyMDAyMTc1',pic:'http://h.chuansong.me/huanqiukexue.jpg'}}); mv0.init();· 细胞生物学 ·
吸烟患者体内,新冠病毒受体表达水平更高
此前的研究已经揭示,新冠病毒通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受体入侵人体细胞。而一些临床研究也发现,在COVID-19患者中,吸烟人群的症状普遍更严重。现在,一项发表于Developmental Cell的研究将这两个现象联系在一起。谷歌与冷泉港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根据单细胞测序结果发现,ACE2受体在肺部的多种分泌细胞中表达,而长期吸烟会造成这类细胞增多,ACE2受体表达随之上升;戒烟则能逆转这一效应。此外,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ACE2受体表达并未出现显著差异。
· 神经科学 ·
大脑中关闭疼痛的神经元
痛觉反应是一项复杂的大脑反应,涉及感觉辨别、情绪和自主神经系统反应。最新一项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的文章显示,在小鼠大脑的杏仁核中,存在一类可以关闭痛觉的抑制性神经元——CeAga神经元。当小鼠遭受轻度疼痛刺激时,研究人员发现CeAga神经元可以至少向16个和疼痛感觉和情绪相关的脑区,输送抑制性信号。当他们采用光遗传学技术激活小鼠的CeAga神经元后,它们能立即停止因疼痛而产生的舔爪子等自我关怀行为。这一研究或有助于开发出更有效的止痛剂。
· 新技术 ·
VR技术揭示苍蝇如何飞行和觅食
苍蝇、果蝇等蝇类动物可以迅速对周围环境作出反应来躲避敌人或是寻找食物,但要跟随它们的运动来研究其行为却较为困难。在一项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的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虚拟现实(VR)工具模拟自然环境,发现苹果实蝇会通过振动翅膀对虚拟世界中的三维物体做出反应,这些昆虫可以利用视角和运动视差来感知复杂背景下物体的深度,然后向距离更近的目标靠近。此外,苹果实蝇还会结合气味和风向来定位食物来源。
· 行星科学 ·
火星上的泥浆火山
火星表面分布着大量火山样地貌,其中包含一些类似熔岩的流体痕迹。科学家认为,这些流体来自于泥浆火山作用:火星上的古洪水过后,含水量高的沉积物被快速掩埋,随后沉积物与水混合成的泥浆如火山一般爆发。不过,泥浆在火星上会如何流动尚不明确。一篇发表于《自然-地球科学》的论文探究了火星表面条件下,泥浆的扩散方式。研究发现,火星环境中泥浆的流动接近地球上的熔岩:外部因低温迅速结成壳,但内部仍能保持液态缓慢流动。这项研究也表明,在火星等寒冷天体上的流体,可能是泥浆火山作用的产物,而非岩浆活动的证据。
· 健康 ·
地球表面从充满岩浆转变为适合居住的过程
在地球内部约2880千米深的地幔-地核边界处,有一层岩浆区域,这里被认为是45亿年前覆盖地球表面的岩浆海的遗留物。然而由于这里压力和温度极高,关于此处岩浆性质的研究一直难以进行。在一项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报》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对硅酸盐样品释放了冲击波,从而模拟了地球地幔深处极高温高压的环境。通过衍射光谱,他们追踪了硅酸盐中的原子是如何随着压力和温度增加而重新排列的。研究者希望未来能更精确地测量熔融硅酸盐中的原子排列,以了解地球乃至其他更大的行星形成的过程。
· 古人类学 ·
南方古猿类似现代人的指关节结构
最近在一项发表于《自然-生态与进化》的论文中,研究人员分析比对了南非、非洲东部和欧洲多种原始人类指关节和拇指关节的骨骼结构。研究发现,一种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 sediba)与同属的其他种不同,其掌指关节具有内部小梁结构,便于抓取树枝,但其独特的拇指关节结构类似于现代人。这种半现代的结构说明这种南方古猿不仅善于攀爬,还可能使用和制造石器,暗示了其后期生活向直立行走的逐渐转变,并为研究原始人类的生活方式提供了新证据。
· 新冠疫情 ·
文:吴非、石云雷、马一瑗、张国荣、朱奕宁
在看
已同步到看一看写下你的想法
前往“发现”-“看一看”浏览“朋友在看”
看一看入口已关闭
在“设置”-“通用”-“发现页管理”打开“看一看”入口
我知道了
已发送
取消
发送到看一看发送
吸烟患者体内,新冠病毒受体表达水平更高 | 环球科学要闻
字
发送中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取消 允许
取消 允许
微信版本过低
当前微信版本不支持该功能,请升级至最新版本。
我知道了 前往更新
确定删除回复吗?
取消 删除
知道了
长按识别前往小程序
本站仅按申请收录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若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微信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Twitter豆瓣百度贴吧
觉得不错,分享给更多人看到
区块链是什么?
环球科学ScientificAmerican 微信二维码
分享这篇文章
环球科学ScientificAmerican 最新文章
吸烟患者体内,新冠病毒受体表达水平更高 | 环球科学要闻
2020-05-19
没有视觉也能看清字母,大脑中的电极让盲人“重见光明” 2020-05-18
我们招聘:物理编辑、学术编辑、《How it works》中文版资深编辑 2020-05-18
来自飞机机翼的灵感,能让自家屋顶变成风电场 2020-05-18
美国对华为出台管制新规,中国商务部回应丨环球科学要闻 2020-05-18
最强“蝴蝶效应”:在这个特殊时空中,一个粒子扰动,就可以让黑洞诞生 2020-05-17
开车时戴的墨镜中,竟还藏着量子力学的秘密 2020-05-17
荐号 | 如果你没空看书,我强烈建议你做这件事 2020-05-17
中国一半成年人血糖异常;精液中测出新冠病毒 | 本周论文推荐 2020-05-17
有了这项“狗刨式”设计,勇气号的结局可能会改写 | 科学GIF 2020-05-16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 'https') {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 (function(){ var src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http:") ? "http://js.passport.qihucdn.com/11.0.1.js?ba34c9f41d18b62312e960833b3cb4ae":"https://jspassport.ssl.qhimg.com/11.0.1.js?ba34c9f41d18b62312e960833b3cb4ae"; document.write(''); })(); (function(){ $("img").lazyload({ effect: "fadeIn", threshold: 200, }); })();
- 关于
- •
- 提交
- 友情链接:凤梨财经